試管嬰兒的胚胎分為幾種
試管嬰兒中的胚胎主要分為兩種不同類型,即卵裂期胚胎和囊胚,其中卵裂期胚胎是在受精后第3天形成,通常由6到10個細胞組成。而囊胚是在受精后第5到6天形成,其發育潛力更好,如果無需將這類胚胎移植子宮內,可進行冷凍保存,同時因個體差異較大,所以做試管移植那個胚胎種植率更好,不可一概而論。
試管嬰兒的胚胎類型
試管嬰兒在移植胚胎之前,會經過體外受精來培養初期胚胎,雖然體外受精培養的胚胎都是由育齡夫妻的精子和卵子受精而來,但因為培養的時間不同,以及經過的操作不同,所以才有了不同的叫法。
1、鮮胚
不管是卵裂胚還是囊胚,在沒有經過胚胎玻璃化冷凍之前,都屬于新鮮胚胎,而這時候用來移植的周期,就稱為鮮胚移植周期。
- (1)卵裂期胚胎:一般是精卵結合發育到第3天的胚胎,通常是6~8細胞。在試管嬰兒中是將卵子和精子取出體外,在實驗室的培養皿中培養到第3天的胚胎。
- (2)囊胚:指的是內部產生囊胚液、囊胚腔的胚胎,囊胚中所有細胞都沒有開始分化,這個階段之后胚胎開始出現分化。在試管嬰兒中,通常是受精卵發育到第5-6天的胚胎形態。在進一步培養的過程中,對部分沒有發育潛能的胚胎進行淘汰,其移植的受孕率更高。
2、凍胚
凍胚就是將囊胚或者第3天胚胎通過玻璃化冷凍技術進行冷凍,保存在-196℃極度的液氮環境中,這時候胚胎就會處于休眠狀態,不會繼續生長發育、不會衰老、更不會對其遺傳物質造成影響,進行解凍復蘇后移植,其受孕率與鮮胚移植相當。
移植哪種胚胎成功率高
在試管移植前,具體移植哪種胚胎,其實主要是要根據患者的情況來決定,一般醫生會建議通過囊胚培養來提高胚胎的著床率,但是并不是所有女性都適合養囊的。畢竟養囊也是有一定風險的,如果養囊不成功可能這個階段就無胚胎可以移植了,所以針對胚胎較多的患者建議進行囊胚培養,但具體的還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,選擇更好的移植方案。
一般各方面條件都合適時,醫生會首先選擇新鮮卵裂期胚胎或者囊胚進行移植。但是如果一些患者由于存在內膜因素、激素水平異常、或其他不適合取卵周期移植的情況,比如女性有輸卵管積水、子宮肌瘤和子宮息肉等,醫生會建議取消移植鮮胚,將胚胎冷凍保存,待身體符合移植條件后,再將冷凍的胚胎進行解凍后移植。